陈泽珊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曾任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临床心理师、少儿心理科心理组组长
心理咨询经验 7000+小时
擅长领域
受训背景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专业两年研修班
沈家宏系统动力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情绪取向伴侣治疗
咨询流派:
情绪取向疗法
儿童游戏治疗
咨询寄语
自从我踏入这个职业,我接触了许多家庭,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纷争、矛盾和痛苦的挣扎。我见证了无数破碎的心灵和忧伤的灵魂。
家长们常常困惑地问:“我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他们却不懂得感恩?我给他们最好的食物和衣物,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为什么孩子依然感到不满足?”
而孩子们也在内心深处感到无比痛苦,他们绝望地质问:“我的父母为什么只关注我的分数?除了成绩,我似乎一无是处,仿佛是个废物;父母给我的东西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当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不在身边,如今他们需要我,我却不想让他们靠近我……”
在亲密的关系中,明明是相爱的人,却为何无法触及彼此的内心?究竟是什么让理解与表达之间产生如此巨大的鸿沟,深深隔绝了心灵的交流?
在个人成长的咨询中,原生家庭的烙印如影随形,仿佛无形的枷锁,影响着每个人的人际关系、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和情感表达。许多人常常陷入强迫性的恶性循环,虽然厌恶,却又无可自拔,深受其扰。
在伴侣的情感咨询中,我总能看到一方在苦苦追逐,另一方却紧闭心扉。两人都在渴望中感受到孤独,彼此之间似乎没有安全感,无法展现真实的自己,似乎没有任何人值得依赖……
无论是哪种咨询,在深入了解后,我发现,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在亲密关系中寻求依恋与满足,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向上。他们毫无保留地尝试、努力、付出,在黑暗的隧道中坚持不懈地寻找出口,朝向光明。每一步都显得如此勇敢、艰难而珍贵。
来访者评语
1.陈老师很有亲和力,谈话之间不自觉地就信任她,我的孩子很快向她敞开心扉,同时她也理解我们做家长的难处,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和孩子相处的建议,我们照着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愿意跟我们沟通了,真是非常开心也非常感谢陈老师。
2.我孩子厌学在家那段时间,我和她爸爸很焦虑,不知该怎么办,还好经朋友介绍找到了陈老师,在一两次交谈之后陈老师很快指出我们夫妻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存在养育方式不一致的问题,这对孩子造成了很大伤害和负面影响,她几乎不敢自己做决定因为害怕做错决定被我们哪一方骂……我和她爸爸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很多调整,孩子的情绪也在老师帮助下逐渐缓解,开始勇敢表达自己了。非常有经验和耐心的一位老师。
版权所有 © 2025 广州心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2020114672号-1 技术支持: 方孔网络